您现在的位置: 培训之家学习辅导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学习七年级语文辅导一块在琢磨的璞玉──《华南虎》教学反思与评点

一块在琢磨的璞玉──《华南虎》教学反思与评点

01-04 http://www.pxzj8.com 七年级语文辅导 人气:134

一块在琢磨的璞玉──《华南虎》教学反思与评点为http://www.pxzj8.com整理发布,类型为七年级语文辅导,本站还有更多关于七年级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七年级语文辅导的文章。 正文: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孙镇中学 戚敏捷
评点 成 浩       《华南虎》一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诗中蕴含的感情,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经过反复考虑,再参考朱则光老师执教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和孙锋老师执教的《海燕》一课,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1、依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目的是想借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渲染课堂学习的气氛,调动学生的感情。在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为自由而抗争的气氛中进入诗歌的学习。

  2、学生朗读诗歌。这是确保学生对诗歌内容把握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安排了四遍朗读。第一遍是自由朗读,第二遍小组确定展示形式并试着合作朗读一遍,第三、四遍是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3、说出读完课文后卧在你面前的是一只怎样的华南虎。意在让学生通过对
华南虎形象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华南虎那不羁的灵魂,进而把握文章的象征意义。

  4、品析文章语言,读出作者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5、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
解。

  6、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可一堂课下来,却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说这是一节极为失败的课。静心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流程设计还有欠缺。如在第二环节中,我可以安排两遍读,第一遍自由读,第二遍小组读,并在读之前下达读的要求:说出卧在你面前的是一只怎样的华南虎。这样一来会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效率。

  第二、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过硬。记得以前评课时,有位老师曾经说过,学生是很敏感的,教师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都会影响到他们。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表现至关重要,但,这恰好正是我的弱项。每每听课,心里总是想:面对如此多的行家里手,我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都必须确保它的准确性;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各个听课老师的喜好,以免教学环节出什么差错。正是这种担心,一而再地影响了自己的课堂情绪。前怕狼,后怕虎,做什么也放不开手脚,连说话都会有许多颤音。学生见这情景,要再有敢于展现自己的,应该是属天塌下来我来挡之类的豪杰了。其实究其根本还是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路子,总是听听这个觉得好,看看那个也不错,总想让自己的课能将所有的亮点都展示出来,但正是这种考虑使自己的课上的是漏洞百出。

  第三、忽视了教材与学生的整合。因怕出笑话,所以对教材格外用功钻研,把备课的重心放在了对教材的把握上。可教材钻得越深,越感觉学生把握会不到位,设计的课堂环节就变成了自己的爱好,连课堂的组织语言也“浅入深出”。于是便出现了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局面。如此以来,课堂哪还能活起来?不死就是烧高香了。

  第四、任务下达不够明确。如在准备与交流华南虎形象时,很简单的问题却用去了很长时间。我想,要是把这个问题融到学生的朗读这一环节中,在读的过程中带上点小问题,这样就使朗读变得有层次了,且会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如为小组合作而让小组合作,为评优而作秀等等。不过这节课让我进一步认清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日益成熟!

    ──戚敏捷

一块在琢磨的璞玉

──我评戚敏捷的《华南虎》一课

  一块在琢磨的璞玉,既指戚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指戚老师的课后反思,更指戚敏捷老师这个人。

  先说戚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每个环节设计都可圈点。

  其一,教师勇于示范。进入新课改,讲究以学为主,于是课堂上读写评说都放给了学生,教师却成了“看客”。其实,要不要老师站出来,要看实际的教学情况。既然“把握诗中蕴含的感情”既是学习重点又是学习难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借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感情,理解诗歌思想,道也无妨。只是站出来的似乎不是时候,这是后话。其二,重视学生朗读。语文学习诵读是根。对诗歌的学习更应多读。戚老师重视学生的读,一是遍数多,二是形式活,个人读,合作读,展示读,便于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其三,以恰当的统领性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作品形象理解象征意义。其四,重视语言品读。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析,“读出作者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其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六,注重元认知性反馈,让学生自己整理收获。

  以上环节单列,似乎都不成问题,然而环节相联,问题就出来了。开始教师范读,有让学生先入为主的嫌疑,影响学生的自主体验。如果学生读过几遍仍读不出味来,那时教师站出来读更合时宜。教师读完学生读,读几遍是可以的,但在这时让“小组展示朗读成果”却早了点。一是学生对作品还缺乏深入的理解(理解诗歌思想内涵的环节安排在了这之后),在理解不深情况下的“展示”只能热闹多实效少。从教师的课后反思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从学生的课堂思维特点看,学生思维往往从抑制(大约在开课的前十分钟)走向兴奋(开课十分钟到临结课的七八分钟)再趋向抑制。要提高学习效率,最好的方式是,在学生思维兴奋时少一点干扰,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下去,有深度的思考;在思维抑制时,设法用多样的方式方法激活学生。由此,课堂环节不妨做如下调整:

  1、学生自读,说说初读的感受或者疑惑之处。

  2、学生再读,说说读出了一只怎样的华南虎。

  3、边读边品味语言,体会作品深层的思想感情和象征意义。

  4、用自己或小组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展示学习收获。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建议并不一定最好,只是提供一种教学思路。只要教学是开放的民主的,课上随时都有可能生成新的东西。

  再说戚老师的课后反思。反思,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戚老师的课后反思首先有一种直面自我的精神与勇气,尤其这是一节优质课的选拔课,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好的分数,选手不会对自己进行这不行那不行的问题刨挖,但戚老师做了,做得真诚,挖得实在。其次,戚老师的反思“扣点到位”,即找准问题所在,并能探析成因。如她在反思的第一个问题中就意识到了环节安排的不合理,让学生为读而读,结果用时多,不出效果。再如教师自己注重深挖教材并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导致对课文的学习“师生两张皮”。还有对个人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的问题,戚老师感受深刻,记述细腻,分析透彻。教师在实践中及时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这就是教师的智慧。

  后说戚老师这个人。说到戚老师这人,一言以蔽之──真。一是真在“原生态”的做,“原生态”的思。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思就怎么说,如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不曾有一点掺假造作。直面优点更不回避缺憾,这样的真可评可改可塑。二是真在真实的再现了年轻教师(戚老师中学语文教龄五年)此阶段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如过于关注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而忽略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比较在意别人(尤其是评委)怎么说而教学缺乏主见的问题,教学过程常常跟前感觉走而有违认知规律的问题,等等。共性的问题呈现出来,从校本研究的意义看,既便于改进自我,又利于他人引以为戒。当然,这里说戚老师“真”,并不限于“见文窥人”,还因为与戚老师交往五年有余,听她的课不下五节。她的教学,她的为人处世,敏捷,向上,谦和,本真。我们都喜欢冰之清玉之洁。我们还知道,露出水面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宝玉的背后是对璞玉的琢磨。璞玉浑金,年轻教师就应该具有这种天然美质。 如果觉得《一块在琢磨的璞玉──《华南虎》教学反思与评点》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教学反思  华南虎  七年级语文辅导,七年级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七年级语文辅导

5 6 7 8 9 11 13